2018年8月1日 星期三

做一個懂業務的產品和技術




我做了五年招聘的業務,從C端的產品有魚開始,做過兩套獵頭系統,深入過獵頭公司的運營管理,到現在正在做獵頭平臺的產品,對招聘這個業務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從開始單純的以網際網路的方式切入這個行業,到現在的業務運營驅動。這裏填了很多坑,有很多的思考,其中最簡單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懂業務。


四個字很簡單,但實際上懂業務很難。懂業務涉及的方面很廣,我曾經一段時間內覺得懂業務很簡單,足夠聰明,很快就能夠進入業務。但實踐中不斷的打臉,對於業務要做到「懂」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要經歷一系列的本質上的轉變。


從心裏尊重業務


如果心裏一直是瞧不上業務,就無法站在業務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理解問題。這個是研發最常見的、最本質的問題。常見的研發的一些偏見:


  • 業務系統需求不統一

  • 個性化嚴重

  • 沒有一個統一的人負責需求

  • 變化快

  • 體力活多

  • 沒有成長

這些是一些偏見,缺乏正確的認識和正確的處理方式造成的。但也不能說是錯誤的。



另外一個點,研發往往會希望自己能夠主導,變成產品、或者是技術的驅動。這樣,有足夠的話語權、足夠的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不得不說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錯誤的。從本質上,我們要明白業務是核心,產品是要解決業務的問題,幫助業務達到指數級的增長。簡單一點理解,問問自己這個模式下,最小的閉環最不可或缺的是哪些環節?一定是業務上的畫圓,然後產品技術一定程度幫助業務規模的增長有機會呈現指數級。


杜絕三個錯誤


在做業務系統的時候,有三個錯誤很可怕,不容易發現,但過後對整體的影響又是巨大的。


  • 脫離業務設計產品

  • 沉溺於業務的某個細節

  • 用嚴密的邏輯完善業務

這是三個錯誤在發生的時候,比較難以被發現——在發生的時候,看起來挺好的,並沒有什麼不合適。那到底該如何發現、如何評判的呢?


根據我的經驗,為何會脫離業務設計產品呢?是否要做這個功能,做了這個功能能達到什麼效果沒有圍繞著業務進行。這裏深層次是一個功能點優先順序的問題,到底先設計開發什麼樣的功能點,依據應該是業務上的優先順序(但是這個優先順序,也並不是業務單方面決定的)。在解決了業務問題的基礎之上,再鼓勵一些創新性的發揮,是極好的。這個可以在管理上 適度權衡 。因為業務的問題恐怕很難全部解決。


沉溺於業務的某個細節是第二個錯誤。通常研發在開始瞭解業務的時候,瞭解了某些業務的工作場景可能就認為自己瞭解了業務的全面,專門為這個場景設計各種功能提高效率。這本質上不能說不好,但是做多了團隊會疲勞,大家會覺得沒有實現自己的價值。這個問題的本質也是瞭解業務沒有了解全面,分不清重要的程度。


最後一個錯誤是一個深坑。我在之前的文章裡也有說明,當一個不懂業務邏輯的聰明人接手業務,梳理業務的時候,只能從邏輯的正確與否,是否完備的角度評判,會將業務搞的複雜無比,不光業務怨聲載道、產品開發也是如此。結果就是浪費了時間,卻沒有解決問題,而且看起來還找不到問題所在,因為所有的邏輯就是「正確」的啊。這裏深層次要考慮的是,」正確「的依據是什麼呢?放在業務整個系統性的工程裡,到底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呢?我舉一個經歷過的例子,我們之前獵頭的KPI有七八百項,可以想象麼?但實際業務中,有經驗的業務管理只會用到幾項。不能說那七八百項不對,但是在業務場景下需要考慮麼?不需要。無論是業務管理,做業務系統產品,真的要記住這個深坑。


系統性理解業務的標誌


寫到這裏,我想對之前的討論做一個總結。到底什麼是懂業務?什麼是對業務的系統性理解.


熟悉業務的各種流程、各種場景,並且能夠對細節進行整體的優先順序排序。


更重要的是整體的優先順序排序,無論業務提到了什麼問題、產品技術設計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問題,都要將這個點放到整體的邏輯中考慮,這個點處於排序的什麼位置,對於使用者的影響是什麼樣的。長此以往,無論是自己的感覺,還是業務的評價都會是:「懂業務」。



如何做到懂業務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在招聘這個行業也是填坑填了五年。總的來講有兩點:


  • 明確業務運營驅動的本質

  • 產品和技術的負責人都要成為業務專家

產品技術驅動看上去很美,但我們還是要面對現實。業務運營上的閉環是第一個要完成,圍繞這個閉環轉的越來越順是第二個要完成的。這兩個階段,產品技術大多是提速的作用。這個正確的認識,是必須要建立起來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遇到過這樣的一些問題:


  • 為什麼業務這邊沒有一個特別懂的人

  • 為什麼業務的需求都不一樣,有矛盾

  • 為什麼業務的需求就不能統一

  • 為什麼業務這邊沒有統一的對接人

  • 為什麼業務不能內部討論,統一輸出

類似這樣的問題很多,但為什麼這些不是我們產品和技術去搞清楚呢?


有的團隊確實有業務很強的人,業務能力非常精通。但如果要求他具備產品的思路,具備很強的系統性思維,能夠把業務邏輯梳理得很好是不現實的。這樣的人萬里挑一,每一個人都是各個公司追逐的物件。


但並不是沒有這樣的人就不能解決問題。所以,產品技術要衝到業務當中去,到群眾中去,去了解、整理、系統化。產品可能有很多事情做,PRD、互動、協調推動等。但我覺得在業務驅動的產品中,產品更應該再往前置,甚至和業務一起工作充分保證產品的邏輯和業務的邏輯能夠契合。


結語


針對業務和研發的關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我已經聽過很多個版本,結合我自己的經歷。做了以上的總結,歡迎交流。


不過,業務和產品技術的關係是不斷變化的,業務到一定的規模真正的引擎就會換成產品技術,這時候產品體驗、技術實力將會是關鍵。這個話題我們後面聊。





http://www.buzzfunnews.com/20180826243.html

更多有趣新聞請上:http://www.buzzfunnews.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