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婚姻/
01
做了父母,特別是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幾乎每天都要面對孩子的情緒。
該怎麼搞定眼前這個愛發脾氣的小傢伙呢?
有一次,我見到一位媽媽把發脾氣的孩子甩到路旁的樹叢里,還威脅孩子繼續發脾氣就不要他了。
如果你問她,「你愛這個孩子嗎?」
「愛啊!我願意為他付出生命!」肯定會這樣回答。
「但你為什麼不願意讓他發脾氣呢?」
「孩子發脾氣讓人惱火,控制不住!」
結果孩子哇哇大哭,撕心裂肺的。
在脾氣來的時候,不管不顧的父母太多,真下得了手。
管他是親生的還是親生的,反正這時也不頂用了。
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對發脾氣的孩子置若罔聞,讓他自動熄火,進行冷處理。
看似方法溫和,其實於孩子於自己,問題還是在那裡,沒有得到解決。下次還是會如此,惡性循環。
02
其實,孩子發脾氣,都是有原因的。
而你真的能耐心去傾聽和找尋原因嗎?
面對孩子那些發脾氣的時刻,只要父母的思維模式稍微改變,用共情的角度來看待孩子的執拗和哭鬧,心態就會發生很大變化。
有一次坐
剛開始上車,孩子在爸爸的身邊坐著,好奇地問這問那,非常高興。爸爸也耐性的給他解答。
可過了沒多久,孩子開始想站起來玩。爸爸阻止了他那樣做,因為在車廂里站不穩。
說完后,爸爸又開始看著
孩子倒也乖巧地坐在那,也許是太無聊了。
他過了一會又說,「爸爸,我要下車了!」
「還沒到站,再等等!」
「不行!不!」孩子已經不耐煩了。
這時爸爸放下手機,把他抱在懷裡。跟他說著悄悄話,沒想到小傢伙又安靜了下來。
可沒過多久,他又說:「爸爸,我想奶奶了!」
「奶奶回老家了。」
他聽到爸爸這樣說,又開始不高興了。
可爸爸呢,這時也不樂意了,「你這孩子,怎麼總是愛發脾氣啊!」
聽爸爸一批評,他哇哇地哭了起來。
其實,從頭到尾,孩子一直在想辦法吸引爸爸的關注。只要爸爸跟自己說話,而不是看著
可爸爸卻一直沒有想到孩子的需求。他覺得坐車就是坐車,安安靜靜就好。
奶奶是回老家了,是見不到。
孩子需要什麼?
絕不是大吵大鬧之後,得到父母的責備懲罰。
他們發脾氣,秘密往往是在呼喚愛。
他們渴望跟父母建立聯結,得到父母的關注,期待父母理解自己的需求。
如果你抓住了,孩子會歡欣雀躍地配合。
而如果你冷漠地忽視了,那隻會讓他付出更大的努力(也許是更用力地哭鬧)。
03
面對常常脾氣的孩子,我們該怎麼辦?
1、給孩子創造一個情緒穩定的周邊環境。
一個父母常年爭吵不休的家庭,孩子的情緒是很難穩定發展的。
比如孩子在書房寫作業,突然
或者孩子做錯了事,根本就不敢去說,只能害怕的等待,結果父母一見面就是大聲訓斥,嚇得他瑟瑟發抖。
因為孩子會不經意間模仿自己的父母,包括所有好的壞的行為習慣。
可以說,孩子脾氣的好壞,跟父母息息相關。
好比土壤和花朵一樣。差的土壤,無法長出好的花兒。
孩子需要一個能夠放鬆的,可以自由表達自己,可以犯錯的環境。能夠認真探索思考,感受規則。
2、幫助孩子認識情緒。
父母需要幫助孩子去學會描述自己的感受,說出自己的真實需求。
你可以問一下孩子,生氣了,你會怎麼辦呢?
上次我問小小魚這個問題。
他跟我說「也許我會大哭,因為哭出來就舒服一些,我也許會告訴老師,有人惹我生氣了。」
「那你會不會打人?」
「我不打人,因為那樣做不對。」
這是跟他讀《傑瑞的冷靜太空》后,我們的一次對話。
他還說要搭建一個自己的冷靜空間,叫做恐龍樂園。
只要我生氣,就想想到了恐龍樂園。
「對,想想開心的事,總是會讓我們沒那麼生氣。」
所以說,除了平時的一些引導和練習。幫孩子認識情緒,親子共讀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
藉助書本讓孩子去認識情緒語言。
而且故事也往往是現實世界的縮影,孩子從故事中辨識不同情緒,了解人們如何處理憤怒、恐懼、快樂及憂傷等不同情緒。
3、讓孩子用「說」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當小小魚發脾氣的時候,我總是會提醒他「說出你的感受,跟爸爸說一下。」
有時他會悶著不說話。所以我也一時間找不到原因。
在生氣時,孩子會選擇對抗,所以一般閉嘴了。
最好的是在生氣前,就能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
也許僅僅是「我不喜歡你把我的恐龍
因為他安排那隻恐龍在那站崗呢。
所以,讓孩子表達情緒,我們就需要儘早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讓他們知道一些情緒語言。
比如「我很生氣」、「我有點不高興」、「我現在很高興」、「你讓我不舒服」、「我要發脾氣了!」……
當孩子發現語言能幫助自己表達情緒,也會高興地使用它們來讚美人,「阿姨,
這樣的鍛煉,除了每天堅持親子共讀外。還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來描述一些物品、事件。
就算是一歲不到的寶寶,你帶出去,也可以指著大自然中的一切,跟他解說。
比如雲、樹、草、房子、車子等,他們非常喜歡聽的。
而且你做什麼時候的,也可以跟孩子解說動作。
比如把你的小手抬高高,把你的小腳伸過來。摸摸你的小臉蛋,穿上這件藍色的小背心……
當孩子的語言表達增強了,情緒的表達就多了一個通道。
而對於大的孩子,已經有了說的能力。但他們往往不願意說出來。
關鍵看家庭環境是不是能讓他們表達出來,看他們願不願意表達出來。
這是值得父母反思的。
04
其實,愛發脾氣的孩子,是在呼喚愛,也更需要愛!
不要覺得發脾氣的孩子不好,而從不發脾氣的孩子就是「乖」孩子。
有一種孩子為了大人滿足,寧願犧牲掉真實的自己,放棄自己的感受,只能把渴求和感受埋在內心。
這樣的孩子看上去安靜懂事,其實內心沒有自信,往往找不到自己,容易出現心理方面的問題。
比如情緒憋在心裡久了,孩子變得消沉,有心理研究指出童年裡過度的消沉,沒有光彩,擁有糟糕童年的人成年後患
孩子的情緒,特別是不好的情緒,更需要得到父母的接納。
那個缺點滿滿的自己,更需要父母的尊重和愛。
在情緒的管理中,親子關係會不斷變化。
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父母自己而言,有效地
不管如何,父母一定要先修鍊好自己的脾氣,因為你的平和堅定地態度才是關鍵。
當你能平和堅定地守住原則,不會被脾氣操縱時。
孩子會更願意接近你,聽你說話,跟你說話。
作者簡介:魚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
說說你的感想?
為 你 推 薦
每日忙碌的你,是否感覺身體不是自己的。
許多人湮沒在一些負面情緒當中,被情緒左右——
高壓的工作、快節奏的現代生活,讓人常覺得心中滿滿的焦燥不安、煩悶;
有時無緣無故地發火,對伴侶、孩子漸漸失去了耐心;
常常感到身體雖然很疲倦,但是躺在床上,總是思緒萬千,翻來覆去,難以入眠;
嚴重的甚至抑鬱,覺得生活無味、生命無意義……
☝長按掃碼立即學習
客官,看過來
微信後台改版后,容易錯過消息
按下面的 3 步,一秒給我們點亮小星星 ⭐
每晚九點,用心理學解讀生活
限 時 免 費 下 載
掃碼關注心理嚴選
回復 48 即可
(直接發下載鏈接!)
▼
學習更多
▼
1、掃碼回復「乾貨」收割41篇育兒乾貨文
2、掃碼回復「婚姻」收割30篇婚姻好文
3、掃碼回復「個人成長」收割10篇心理成長文
http://www.buzzfunnews.com/20181031270.html
更多有趣新聞請上:http://www.buzzfunnews.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